为上名校美国学生也拼爹吗?

2017-03-20 13:18:25   来源:搜狐焦点网

轻松、自由、公平……美国教育常给人这样的印象。不少中国娃和家长大概都在感叹着自己的苦,羡慕着别人的甜。但事实上,在美国,要想进名校也是要拼的——不仅娃要拼学习,一定程度上还要“拼爹”!

日前,有关“美国学校的拼爹主义”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于时语在其新书《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拼爹资本主义”的回归,令教育程度越发成为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子女的教育程度也越来越取决于其父母的教育程度。

沪上资深留学规划顾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进名牌大学,美国学生请家教、上补习班,并不轻松;而美国家长也相当拼,拼财力、拼背景,还拼策略。

别以为热衷让孩子好好学习进名校是中国家长的“专利”,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家长也是卯足了劲儿!有媒体人称,对于大批“常春藤发烧友”家长,入学竞赛已有从高中向初中、小学以至学龄前延伸的趋势。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惜早早送孩子上一年学费几万美元的贵族幼儿园。这部分美国家长的焦虑程度可见一斑,不输中国家长。

拼财力:学区房、择校费

对于尖子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在美国公共教育体制内,“重点中学”几乎是提高未来精英教育机会的少有途径。为了能上“重点中学”,美国家长不惜拼上财力。

有的家长考虑花钱买“学区房”。学者称,已有子女的美国人选择住房,除非愿意出钱上私立学校,首要的考虑便是学区的教育质量。从这个角度,大部分美国人搬家有很强的“教育移民”成分在内,常常为了进入优秀学区而咬牙买下昂贵的住房。

新泽西州米尔本镇的高中,被评为2008年该州较好的(公立)高中,该镇平均住房价格达到120万美元,一般中产阶层难以问津。

而在中国广遭诟病的择校费,美国也并不罕见。比如,被《华尔街日报》排名全球第33名的常春藤“输送学校”——普林斯顿高中,从2005年起以每年15800多美元的“择校费”来招收跨区学生。

反过来,看看常春藤在校生父母的平均收入统计,或简单观察新生入学或老生毕业典礼时家长们的驾车种类,便可发现,无论校方如何声称“有教无类”,其生源事实上包括了大量富翁子女。

拼软实力:家庭背景带来无形价值

上了好高中,距离名校又近了一步。然而要进名校,新一轮的“拼爹”又要开始了。

“除了标准化的成绩,课外活动、获奖情况、深入学术的背景等方面都是录取时大学要考虑的。”新东方美本申请高级规划顾问Elaine表示,家庭背景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价值,“家庭背景好的确会对申请有帮助,因为学校会期待你给他们带来更好的资源。”在Elaine看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名校是挺“势利”的。即使只是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从这所学校毕业,那这名学生申请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

同时,如果家长有金钱、精力和资源,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获得奖项和学术资源的机会,比如能找到教授帮孩子一起做研究项目,或者从小请名师教画画钢琴等等。

家庭背景的作用在英国的精英教育体系中更为显着。Elaine毕业于牛津大学,以她所闻所见,牛津、剑桥等名校中来自私立学校的比例很高,而有些私立中学,如果没有家族背景,即便是有钱,也无法企及。这是实实在在的“拼爹”!

拼策略:“高考移民”

为了让孩子进名校,还有的家长拼策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某华裔女孩原在新泽西州亚裔众多的一所重点公立中学就读,在200多名同年级学生中排名40名之外,进入“常春藤”希望渺茫。

其父母花费巨款请入学咨询公司指点“攻略”,对方的建议,首先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全家搬到穷人众多、亚裔极少、SAT高考平均分低于原中学300分的另一学区,女孩在新校成为鹤立鸡群的明星。其次是参加选美,非因女孩貌美,而是出于改变传统“书呆子”形象的造势策略。

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眼熟?对!没错!就是“高考移民”!这名在原校几乎无望进入“常春藤”的女生,最后作为毕业班成绩较好的学生被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同时录取。

“招生官在招学生时,往往喜欢一些特质鲜明的学生。”Elaine表示,入学咨询公司深知学校和招生官的“口味”,能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指导,如果父母能找到更好的升学指导老师或者机构,将对孩子成功入学有极大帮助,而归根结底还是家长肯花钱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