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楼市上周成交创近8周新低 部分新房转二手房

2016-05-12 07:13: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双限一周后通州楼市改变了什么?

2016年一季度,市场普通住宅难寻,投资客纷纷将目光聚焦商住项目,仅在4月份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中,商住产品达近7成,而其中有6成的商住成交量为通州区所贡献。但通州在上周四晚间出台商住限购政策以后,通州也成了全国少有的住宅和商住都被限购的区域。短短一周时间内,今年以来成交最热的通州就如同被浇了一盆凉水,瞬间冰冻,连续多天成交挂零。

为此《北京青年报》探访了通州及周边的大兴、顺义等区域,排名前列时间为您解读后限购时代的通州楼市。

通州楼市上周成交创近8周新低

通州限购由住宅蔓延至商住的“传言”终于在上周四晚间尘埃落定。在北京市住建委颁布了关于通州商住楼盘限购政策以来,一个礼拜的时间里,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量急剧下降。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五一”假期前,北京市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单周共实现成交6788套,其中商住楼成交5427套,占比高达80%,并且成交榜的前三位都被通州商住项目牢牢把持着。但随着5月5日,一纸批文落地:“通州商住限购:未来商办只卖给单位不卖给个人”。楼市成交也应声而落。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五月排名前列周,北京市商品住宅仅实现成交1875套,成交面积为18.42万平方米,创下了近8周来的成交新低。但即便是这个成交量,也存在一些水分。像首开万科城市之光就在限购政策确定的当晚,连夜通知购房人开盘,赶在限购政策执行前签约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通州打了个“小喷嚏”,商住被限购传导至整个北京楼市出现“感冒”症状。主要是因为前四个月,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快速攀升的过程中,通州区尤其是通州区商住产品成为推动成交上升的“急先锋”。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至4月份,北京市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33676套,同比增长122%,值得注意的是,通州区在前四个月的成交量中占比高达31%,居于各区之首,占整体市场成交量的比重也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6个百分点。

郭毅认为,自去年通州区住宅实现双重限购之后,区域内的商住产品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房企项目入市的积极性提升也拉动了通州区整体成交量的不断攀升。进入4月份之后,随着通州商住限购消息的散播,通州区域的商品住宅成交量更是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据悉,4月份通州区商品住宅共成交6601套,市场成交占比高达44%。

不过,随着5月5日通州商住限购“靴子”的正式落地,郭毅认为,短期内,新项目入市积极性将大幅降低,北京住宅成交量环比下滑态势也将渐趋明朗。

通州部分项目被疑新房转二手房

虽然通州商住限购是5月5日晚间确定并从5月6日正式实施的。但实际上,通州商住限购的风声已经传了很久。除了加快推盘落袋为安以外,甚至有一些开发商早已做好准备,寻找新政的空子。

像通州某项目在五一前的一周里卖掉了3200套左右的房子,在今年的前四月里,合计卖掉了3893套房子,成交额近40亿元,无论是成交套数还是成交金额都是通州当前的销冠。

但令人蹊跷的是, 该项目今年一季度的成交量还只有554套;4月11日~4月17日的成交也只有47套。但是,随后的一周,4月18日~4月24日,成交突然环比增长60倍,达到令人咂舌的3191套。而在北京整体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项目推盘都是几十套几十套地推,成交几百套房子都是值得大肆宣传的事。而该项目却一反常态,一周内成交近3200套房子,却超乎寻常地低调

而对于成交爆发式地增长,即便是此前的自住房,也没有单周成交3000多套的先例。并且该项目在业内并未做过大力的营销甚至促销活动,突然之间几千套的成交,实在蹊跷。

对此,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这突然增出的3000多套成交量,很可能和通州的商住限购有关,并不只是“限购前的疯狂导致了3000套的成交量”,因为其他通州的商住项目也没有如此爆发式地增长。而这其中的奥秘很可能在于通州的商住限购只是针对新房,并不包含二手房。

通州此次的商住限购文件明确表示,文件发布前已由居民家庭或个人购买的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再次出售时可按原规定执行。也就是说,新政落地前已完成交易的通州商住、商办产品,再次交易时不受本次新政约束。

正因为这条细则,一些业内人士猜测,该项目很可能是通过集中成交,把新房变成二手房,而通州的商住限购并不包括二手房,这些房产的未来的交易自然就不受限购影响了。当然,二手房交易会涉及更多的税费等问题,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投资需求来说,多交税也总比找不到能买的房子强。

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桁

   【楼盘快递】

    刚需房受追捧 房山单价3万内临铁房推荐

    房山热盘TOP5 总价150万抄底2居现房

    北京豪宅仍高烧 产品好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