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2 07:32:57 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下午2时许,在海淀区西北旺镇的燕保·辛店家园公租房项目,申请人在服务中心外排队等候。
本报记者 邓伟摄
“老人与子女就近选房”等新政出台不久,本市公租房配租又出新招,这次则面向了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无房户。昨天上午,市住建委发布《关于面向新就业无房职工开展公租房配租试点公告》,海淀燕保·辛店家园、苏家坨公租房项目和房山朗悦嘉园3个公租房项目的剩余490套房源面向新就业无房职工开展专项配租。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配租没有明确的户籍要求,即使申请人不是本市户籍,只要满足年龄、购房资格等要求,也有望摇得公租房。
范围扩大
非京籍要具备北京购房资格
根据公告,海淀区燕保·辛店家园、苏家坨公租房项目和房山朗悦嘉园3个公租房项目剩余490套房源面向新就业无房职工配租时,并不会特意要求具备北京户籍:本市户籍申请人需要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35周岁,申请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非本市户籍申请人需要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35周岁,申请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且按照住房限购政策,具有购房资格,申请人工作单位须在京注册,所处行业符合北京市产业发展需要,未列入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
市住建委一位负责人也给记者拿出来一份调查数据,当前本市租房需求较强烈的群体主要是新就业人员,包括青年教师、医护人员以及引进的科创人才等,每年留京大学毕业生2万人左右,多数在35周岁以下,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在参加工作初期如无其它支持,个人无力购房,也需给予一定政策支持。“通过给这类人群配租公租房,可以为他们提供更稳定的居所,减轻住房支出负担。”他说。
“此前,城六区中石景山区尝试过一次配租给非京籍申请人。”市保障房投资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前本市对于非京籍公租房的配租一直由各区把握,而昨天试点的3个项目则是首次在市级范围内敞开。
记者对比发现,此次专项配租除了在户籍上有所放开外,还取消了收入上的限制。以一户三口之家为例,要想申请公租房,此前年收入需要在10万元以下。但就目前市住建委发布的公告来看,已不再对收入有要求。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配租对象为新就业无房职工,在收入上不做限制,仅在年龄、住房以及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核,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本市住房供应体系的无缝衔接;此外在配租上,不搞轮候、资格一次有效,现场登记、先到先得,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配租效率。
冷热不均
辛店家园提前两小时排队登记
“单位就在旁边的航天城,一下班我就骑车飞奔过来了。”昨天下午2时,海淀区燕保·辛店家园正式开始意向登记,站在最前面的杨霞已经在门口等了两个小时。对她来说,以非京籍的身份申请北京的公租房,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半年多前,她就曾到这里咨询过,但当时因自己不是北京户口而被挡在了门外。
记者注意到,本次配租试点的490套房源分布在三个项目: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燕保·辛店家园公租房源180套,建筑面积31.17-57.92平方米,月租金标准为39元/平方米;位于房山区长阳镇的朗悦嘉园房源70套,建筑面积58.2-60.4平方米,月租金标准为33.5元/平方米;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的苏家坨项目房源240套,建筑面积36.65-68.89平方米,月租金标准为31元/平方米。
然而记者昨天调查发现,开放登记首日,这三个项目的冷热程度不一。最受追捧的是辛店家园,不到十分钟就有近50人排队;而朗悦嘉园则相对较冷,下午3时前不到10户家庭;而苏家坨项目则更多以电话咨询为主。
“年轻人租房还主要是考虑到周边的商业、医院、地铁配套,综合来看,辛店家园是三个项目中最优质的一个。”市保障房中心这位负责人表示。截至记者发稿时,辛店家园项目房源180套,实际登记已经达到174户,其中京籍129户,非京籍45户;苏家坨房源240套,实际登记只有1户;朗悦嘉园房源70套,实际登记23户,其中京籍19户,非京籍4户。
期限3年
能否续租须看届时政策
记者也了解到,此次配租的公租房项目,明确了项目区户籍和在项目区工作的申请家庭可优先配租,其中海淀区的两个公租房项目仅接受城六区户籍及在海淀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申请。
未来,市保障房投资中心将根据意向登记顺序,按照登记家庭与房源2:1的比例确定资格审核名单,报送市住建委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核结果于6月下旬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投资中心网站上进行公示。今年7月,也将陆续组织资格审核合格的申请人办理选房、签约及入住手续,承租期限3年。
“之所以将本次配租租赁合同期限确定为3年,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家庭的过渡性、阶段性住房需求。”而对于3年合同期满后是否能够续租,市住建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需要到时候再看情况斟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