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程过半 聊聊奥运村里的那些“房事”

2016-08-15 11:02:39   来源:搜狐焦点网

聊奥运村房事儿之前,我跟大家先吐槽两句巴西。

巴西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距离开幕还差4天,主体育场居然还未完工;水上运动第二天就要比赛了,赛场的河道还飘满了垃圾;奥运村运动员公寓的顶棚坍塌以及各种漏水;参赛运动员屡屡遭遇偷盗、抢劫;原本淡蓝色的跳水池一夜之间变成“碧池”,再过一夜旁边的游泳池也变绿了,而组委会居然表示水质完全没问题;最不能忍受的是,居然把中国的国旗印错了,并且在发现出后又过了4天才换上正确的。。。

(巴西“碧池”)

尽管我对于本届奥运会可能出现的纰漏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奥运会真正开幕以后发生的这些乱象,还是出乎了我的预料。

现在巴西人给我的感觉是,似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2年前的世界杯,今年的奥运会完全没人上心。特别是8年前北京奥运会的空前优质,似乎给了大家一种错觉——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轻松办好奥运会。因此,原本就散漫慵懒的巴西人,对本届奥运会更加不走心。

好了,一家之言,吐槽结束。

其实,一直想跟大家聊聊奥运会,但是体育我除了足球其他的都不怎么关注。想来想去,我也就能跟大家聊聊的也就是北京亚运村、奥运村的故事。

北京亚运村:大、大,我只要大的!

我们都知道为了解决运动员住宿问题,在每次举办洲际运动赛事的时候,必须要在比赛场馆附近修建运动员公寓。而北京最早的运动员公寓,是为举办亚运会而修建的,也就是现在已经成为地名的亚运村。

其实,对老北京人来说,亚运村有两重意思,一个是位于北四环安慧桥西北角,当年住过亚运会运动员的狭义亚运村;另外一个就是包括有10个社区、12个居住小区,辖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

1989年9月4日,为了统筹协调亚运会相关事宜,朝阳区政府决定成立亚运村街道办事处。考虑到北京作为直辖市的行政级别,亚运村从一个社区名称,正式升级成为一个县处级行政管理单位,由此可见当年政府层面对于北京亚运会的重视。

政府对亚运会重视是有原因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人排名前列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赛事。改革开放已经十余年了,中国人迫切地希望向世界展示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因此,亚运村这个外国运动员最直观感受中国的地方,受到了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从前期选址,到社区规划,再到后期施工,每一个细节都是当时的较高标准。

(亚运村全景)

当时,亚运村一共修建了16栋塔楼。这些楼,即使在今天,在高楼环伺的北四环,依然气势迫人。可以想见当年刚建成时,面对着基本上是一片荒地的大屯乡,亚运村是何等的一枝独秀。亚运会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改造,这些房子终于迎来了它们真正的主人。如果您路过北四环的北辰桥附近,肯定能看到一片白色的塔楼,顶上标着巨大的“北辰集团”四个字,这片楼就是当年的亚运会公寓,现在的名字叫做汇园公寓。

由于建设时候的高标准、高规格,汇园公寓,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最贵的房子。那时候的汇园公寓集中了包括刘欢、那英在内的大批演艺圈明星,住亚运村成为了身份的象征。特别是90年代初,北京市场上商品住宅领域还没出现别墅这类产品,因此,这个公寓成为了北京少有的顶豪。

当时如果您想要买这项目,光有钱肯定是买不到的,就算托关系也还得看您够不够级别。我印象特别深,当时我岁数还小,全家的月收入只有几百元,而亚运村一间公寓的月租金就高达1万元,就算这么贵,您要是想租也得托人找关系,要不然根本没戏。仔细想想,就算现在的CBD都没有当时亚运村牛。

但是,由于亚运村建设时,考虑更多的是怎么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房子建设理念上就是突出一个大字,大客厅、大卫生间、大卧室,到处都是傻大傻大的。然而从现在的角度看,这种房子住着并不舒服,市场早已经淘汰这种户型。

这一点从房价上也能看出来,目前汇园公寓二手房的均价在4万左右。这个价格,在亚奥商圈来看,属于中下水平。

奥运村:住得好,才是真的好

而到了08年奥运会,随着国力的增强,建筑理念的现代化,奥运村的建设规划与十多年前的亚运村完全不同。

由于中国人越来越自信,奥运村的设计开始更加注重房子的生活属性。整个奥运村社区共有42栋建筑,由6层或9层的板楼组成,户型上以180——280平方米的舒适型三、四居为主,容积率只有1.5,绿化率高达40%。这种设计风格,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是改善型社区的主流风格。

(国奥村实景图)

我记得非常清楚,06年奥运村开盘,售楼处在亚运村的五洲大酒店里面。当时开盘价2万3到2万5之间,但是有个要求,必须全款,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贷款。

现在来看,总价在400万以下的都属于刚需了,400万买个房感觉很平常,然而在10年前,总价400万,还要求全款,这个门槛就非常高了。即使对购房者要求这么高,奥运村依然很快就被一抢而空了。从现在看,奥运村的保值增值能力还是挺强的,根据中介成交的数据看,奥运村的均价在8到10万之间。

媒体村:都是办公惹的祸

值得一提的是与奥运村同步建设的媒体村。

当时很多由于预算不够、原本想买奥运村的人,看到媒体村价格只是奥运村的一半,均价大概在1万2到1万5之间,便转而购买媒体村了。

(媒体村的位置)

然而,到现在很多人都后悔了。为什么,因为媒体村小区物业管理不严,大量房屋被出租用于办公,严重影响了社区的品质。再加上社区可以“媲美”保障房、高达3.5的容积率。使得这个项目,10年后的今天,价格也只在3万到4万间。一个10年只涨了两倍多的项目,估计当年的业主,都悔青肠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