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3 08:53:07 来源:新华网
买房置业,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会经历“排名前列次”。在支付巨额房款后,购房者难免会对“未来的家”充满期待。然而,理想是那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多数置业者由于对购房流程不甚了解,缺乏经验,往往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要怎样把握好置业要点,尽量减少遗憾和避免置业烦恼呢?本篇置业全攻略,希望能为即将买房的读者带来参考。
准备篇:明确购房需求 做好置业规划
1 买房的资金准备——置业者在购楼前需要无数遍地问自己两个问题:为什么要买房?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房子?在买房前一定要仔细权衡什么才是自己当前最迫切需要的,理性和有规划的消费是购房的前提。应权衡大局、分清主次,根据自己的收入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楼盘。
2 买房的心理准备——置业者一般都有地域的偏好:和平、沈河、大东、铁西、皇姑……到底想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多数人在购房时会考虑房产与本人及配偶工作单位之间的交通状况,包括公共交通体系、路况和路程长短。但值得提醒的是,购房是长期行为,购楼前对交通状况的考虑要预留工作变动的充分余地。在郊区购房时还要注意楼盘与城市之间的交通情况,想必经过长时间堵车的人都有体会。
买房前的注意事项:1、查看开发商的销售资格证书,如“五证”、“二书”,关键是要看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2、实地考察房源,对房源利弊做到心中有数;3、询问销售方公摊面积和房内实际面积到底是多少;4、确认成交价格;5、明确入住时间和交房条件。
提醒:“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重点工程开工报告许可)、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二书”是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另外,购房者拿到钥匙后才发现公摊面积所占比重太大,心中的家“缩了水”;购房者入住时水、电、电话、有线电视及宽带等无法正常使用……这些都是购房时常见的问题,购房前一定要问清楚,以免与预期相差太远。
购买篇:控制好价格 预留适当存款
1 确定购买目标
首先要从小区的整体规划入手,对整个项目有个通盘考虑。一般来讲能占据最多小区绿化的楼盘位置较好。因为绿化不仅是赏心悦目的景观,还会隔离噪音、粉尘,制造良好的小气候。
2 不要被均价忽悠
往往消费者想买的房子与打出的“均价”会有很大差距,一般来说,多层的楼盘接近均价的户型位于4层或5层;高层塔楼在6层——8层,户型位置多为东、西向;一层二户的多层楼盘单位面积较高价与均价相差5%——8%,塔楼是在15%——20%之间。
3 不要忽视购房以外的费用
除首付款外,一些楼盘在购房时还要求购房者必须交纳2%的房屋维修资金。一些有置业经验的购房者认为,购房切忌将所有存款都用于购房,因为买完房后紧接着就是装修房屋、置办家具、买家电等,这些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在购房时,至少应保留1/3的存款。
4 选好贷款方式,避免当房奴
据了解,家庭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是房贷还款的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很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甚至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消费者在贷款购房时,还款年限选择15——20年较为适中。若贷款年限过短,还款压力则相应较大,一旦未来发生变更则将为日常生活带来负担。此外,在考虑贷款金额和年限时,不能单凭现阶段的收入标准来决策,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多考虑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保留一定的积蓄以备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不时之需。总之,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贷款金额和还款年限。
签约时的注意事项:1、问清订金是否能退或冲抵购房款;2、确保面积、价格、户型、房源所在楼栋和楼层等数据填写无误;3、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和补充协议,尤其注意违约责任、入住条件和开发商给的其他承诺是否写清。
提醒:现在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都是统一制式的标准文本,买方只需在空格内填写相关信息即可。但作为购房者,签字时有些关键地方还应多注意,合同上尽量不要留少有,一定要做个明明白白的购房人。
验收篇:专人协同 仔细核对
1 买房的收尾工作——验收与缴纳税费
拿到新房钥匙先别高兴,经过验收才能入住。验收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知道验收房屋的标准,还需要清楚不合格的房屋是否有权向开发商拒收,这个阶段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在办理入住之前购楼者还需要交清合同款,办理结算。发展商要统一审核的付款情况,每期付款的底单复印件都须立档保存,在最后入住时以供审核。购房人持合同就可以到物业管理公司拿钥匙,拿钥匙时要求签订物业管理公约。
2 买房的清理工作——装修和入住
有相当的购房者购买的是毛坯房,自己再找装修公司进行装修,此时发生的纠纷和业务已和购房没有关系。而购买基本装修房屋的购房者需要在房屋的装修和验收时倍加小心。
收房时的注意事项:1、去物业部门查看收房资料;2、核实面积、合同价与实测面积价钱多退少补问题;3、验房时,查看门窗、阳台、墙面是否有裂缝,水、电是否可用;核对购房合同上注明的设施、设备等是否有遗漏,品牌、数量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