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要学聪明点 6年亏50%都是因为不懂这些

2017-02-13 10:27:06   来源:搜狐焦点网

前两天,网上流传着一条新闻,说一位北漂在老家买的房子6年亏损了50%。近几年的春节期间,“回乡置业”都会成为楼市的热门话题。很多漂泊在一线城市的“飘飘”们无力购买一线城市的房子,转而回家乡置业。“大城市房价太贵买不起,钱拿在手里也是贬值,不如回家买房吧”,跟多数回家置业的人一样,新闻里的主人公也是怀着这种想法,用手中仅有的10万块钱在老家内蒙古贷款买了一套两层商铺。我认为,从主人公决定买房子那个时候起就注定会亏损,因为在买房子的时候他忽视了诸多风险问题。

我周围也有相当一部分在一线城市工作,在老家或者其他城市买过房的朋友,有两位的经历很值得拿出来跟大家说说。

人物1:刘晓

这位朋友工作不到两年,90后一枚,去年刚刚贷款买了房子。刘晓老家是河南的,前年研究生毕业后跟女友留在了北京。至于来北京发展的理由,除了离家近,他还能列出100多个:北京工作机会多、起薪高...认真、努力、踏实肯干,用尽各种赞美词汇也不足以形容这位有志好青年。但现实就是现实,房价高,又没户口,再怎么赞美也是变不出一套北京的房子。女友家那边放话:买了房子才能结婚。没办法,既然在北京买不起就回老家买呗,小刘还算是有点头脑,他选择了老家省会郑州。说到选择郑州的理由,刘晓又能说的头头是道的:郑州是河南省会城市,背靠着一亿河南人口,加之河南的城镇化率还比较低,未来将会有巨量人口涌入省会城市。而且目前规划在建的全国高铁网,郑州处于米字型高铁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质,城市前景不可估量。

好家伙,年纪不大,这懂得还真多。对于称赞,小刘却不以为然,说什么为了买房子他查阅了有关郑州城市发展的所有新闻,时不时地就逛逛各种购房论坛、贴吧,就连坐地铁的时候,只要旁边的人一说到买房子的事情,他就立刻把耳朵竖起来听。用他的话讲就是,能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知道的多,对于买房子时做出正确判断越有帮助。然而去年的楼市盛宴把房价一向稳定的郑州拉下了水,从五六月到八九月,短短两三个月间,楼盘平均涨幅3000多元只是个平均值,有的盘甚至整整翻了一倍!这下老家也把小刘拒之门外了。但是小刘是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上的战场,既然在老家买不起,我就去别的地方买。他把目光转向了南部城市成都。在刘晓看来,若要炒房,和郑州比起来,成都可炒的概念更多:国家中心城市、西南中心城市、自贸区、宜居城市、天府之国...他担心成都房价爆发,仅看了两套房子就定下了一套双地铁学区房。虽然房贷压力不小,但是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刘晓在购房的过程中,给自己制定了几个买房原则:可租、可售、可住,地铁口的、品牌房企。回头看下“6年亏了50%”的那位朋友,在一个户籍人口只有17万的小城买了商铺,人口少不说,项目的开发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房企,最后商铺虽然没有烂尾,却因为开发商没缴清税费而办不了房产证。而且从他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在决定买房子的时候,就没有做足功课,什么品牌房企、可租可售可住的,几乎没有一条符合的,直接跟女友说:你看好了就买了吧,房子不贬值才怪呢。如果是因为“手里有闲钱”才买的房子,其投资属性要大于居住属性,要考虑城市自身发展状况,注意市场本身的供需平衡度,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就把房子给买了。

人物2:路涛

接下来这位陆涛堪称屌丝逆袭的典范,当年同样是没户口、买不起北京房,最后巧用策略,成功用15万的积蓄,住上了北京100多平的大房子。2013年的时候,怀着“有闲钱就买房”的心态,路涛只花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在燕郊买了一套均价9千元的小两居,总价60万元,向朋友借了5万元,加上自己手里的15万元付了首付,剩下的申请了商业贷款。就这样,他过上了平日在北京租房上班,周末在燕郊小住的日子。到了2016年初房子升值了到80万,路涛也有了购房资格,更巧的是经历了几次降息后,房贷利率低的不能再低。小路下定了决心要卖掉燕郊的房子在北京买大房子。2016年春节之后,双税齐降,路涛在看房子的时候发现,年前还略显冷清的中介门店,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不少都是换房子的人。他担心以后夜长梦多,就在新政后不久全款卖掉了燕郊房子,与此同时紧锣密鼓的筹备看房,在不到一周内定下了昌平一套143平,总价270万元的大三居。仅仅过了一周,北京大三居周边同户型房价上涨近30万,燕郊同户型房子涨价10万多,楼市开启了“高烧模式”,不过已经跟路涛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他已经摆脱了房价上涨对换房的牵制,成功步入“土豪”行列。

跟刘晓类似,路涛在买房过程中除了关注区域发展、地段、户型等因素外,一直强调购房用途和政策影响。用他的话讲就是,买房子并不是纯粹因为“有闲钱”,其居住目的要大于投资目的。买房最后都是要自己住的,只是绕了个弯,现在燕郊买然后换到北京。亏损的那位朋友,买房子投资目的要大于自住目的,想买个商铺出租出去,以后用来养老。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老家的产业结构单一,其吸引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并不能长久。说到底,还是对市场了解的不够。

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一批“飘飘”们回老家买房,曾有记者做调查,在对“你为什么考虑回老家买房”的回答中,保值增值、资产配置、对抗货币贬值,是采访对象提及频率较高的三个词。对于老家的一套房子究竟何时能涨、房价能上涨几成,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笃定的答案。早期有一批“房奴”在一线城市买了一两套房子,实现了财务自由,甚至打破了阶层固化的传奇故事,激励着一个又一个后来者。只不过现在一线城市买房成本越来越高,升值难度越来越大,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家乡所在的二三线城市。随着热点城市购房政策的收紧,不断有城市出台或者加码限购限贷政策,购房人就不得不警惕风险问题了。

比如去年10月,合肥出台楼市限购政策和信贷收紧的政策后,投资的热度在政策打压下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进入2017年1月份,甚至有购房人在政府服务直通车网站上投诉,合肥蜀山区房价暴跌16%,百姓资产遭遇大幅缩水。2016年合肥计划供应8000亩经营性用地,但实际成交高达11055亩,与一线城市的土地收紧形成强烈反差。随着部分二线城市地价成本回升,这些城市的楼市也将面临投资风险。因为去年的楼市之火透支了大量需求,加上限购限贷的作用,未来楼市变数仍未可知。

总之,不管是投资还是自住,购房人都要对市场、政策有全面了解,花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多关注房价、地段、质量、开发商的信息和品牌信誉、合同样本和具体房间的楼层、面积、户型图、以及配套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身需求、经济状况作出购房判断,明明白白消费。决不能盲目跟风,稀里糊涂地就把房子买了,否则你不亏谁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