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众多房产媒体报道的去库存究竟是什么

2017-02-15 10:40:08   来源:搜狐焦点网

去库存这件事,从2016年底至今,已经成了房地产行业最热门关键词,石家庄各大房产媒体还把他列为了年度关键词之一。因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去库存成了左右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去库存?房子作为一件商品,自然要遵循市场规律的运作。要去库存,做好两件事:刺激需求,减少供给。

刺激需求这件事,中央一直在做,我们先盘点一下中央为去库存的一揽子政策:

1. 降低贷款利息:2015年共进行五次降息,五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15%,降至目前的4.9%,银行利率已经降至历史较低。

2. 降低首付比例:商业贷款首套房贷款比例调整为25%,二套房较低首付比例降至4成;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20%,二套房在还清公积金的情况下首付比例也为20%。

3. 贷款额度提升:国管公积金贷款不再考虑近1年内是否提取过公积金,而且计算贷款额度时,较低额度也从原来的5万元上调为7万元。而各地公积金贷款额度也都根据各省特色做了相应的额度调整。

4. 鼓励异地贷款政策:这一政策旨在刺激一些在大城市工作,去自己户籍所在地买房的购房需求。

5. 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农民工作为中国庞大的人群构成,如果能拉动部分农民工进城买房,则势必会推动房产业的销售。

6. 鼓励生育二胎:2015年11月份,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将催生一批三口之间成为四口之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刚需和盖需族们买房换房。

然而,国家的这些去库存政策是从本质上提升了买房需求吗?而房子作为一种商品,购房者对其真正的需求应该是什么?

房子主要的功能则是其居住功能,这毋庸置疑。加之中国人从古至今的家庭观念,房即是家。而作为家,那么购房者买房子则要考虑这个家所带来的其他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很多,也是我们平时对于房子功能的其他界定,这涉及:学区、养老、医疗、交通、升值、配套、工作等等其他附加价值。每个城市、每个地段的这些附加价值的不等性造成了房屋价值的不等性。

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每一个购房者并不满足自己有房住,而是希望这个房子所提供的附加价值越高越好。以自己能够承受的价格购买附加价值越高的房子,是每一个购房者的追求。

提升房屋的附加值则是我们要讨论的另一个话题了,这也涉及到全国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的问题,这或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地方。我只想说,推动城镇化,不应该是简单的建房子,房子建出来了,资源配套没跟上,房屋的附加值过低,自然是用户不买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