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9 09:36:37 来源:搜狐焦点网
近期土地市场的火热,一扫楼市成交低迷的阴霾。随着各地鸡年首拍的尘埃落定,我们发现房企拿地依然不减,不是已经收紧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了么?说好的房价要降呢?
显然,自2016年国庆假期以来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对各地房屋交易量的限制效果正在显现,但对楼市成交将放缓的判断并未影响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热情。
从目前依然高涨的拿地热情来看,至少大型房企并未受到资金难题,尤其是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土地。
一方面,土地属于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开发商仍看好中国楼市前景,因此拿地不会因政策收紧而放缓。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本轮政策紧缩不会对开发商的大战略产生根本性变化,有实力的房企仍会集中到一二线;战术上或会有一定调整,如加快推盘以准备下一轮拿地计划等。
同时,资金收紧不假,但开发商今年的业绩已经全面飘红,龙头房企纷纷上调年度销售目标,总体来看,资金链的问题目前并没有对房企造成过多的影响。
如果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房产吐槽哥认为应该从现实中来找答案。目前楼市房首付主要有以下几类来源: 1、家庭多年积蓄; 2、亲戚或朋友的借款;
3、房屋置换; 4、拆迁补偿款; 5、机构贷款;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已很难靠“多年积蓄”这种方式完成首付款的积累了;我身边的一位朋友,老家是湖南湘潭市的,为了在北京买套90平的两居室,卖掉了老家两套房子,凑齐了300万首付,并背上了300多万的房贷。因此,买房的资金和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关系不大。
然而,正是类似这种资金源源不断注入,热点城市的房价才会如此坚挺。房价之高,早已脱离了实际工资收入的范畴,但却丝毫不影响楼市的成交。这或许是个恶性循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房价我们每个人都是推手之一。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房价会下降呢?
1、 贫富差距趋近为零,各区域资源配置平衡。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类似于政治书本上面教的社会主义概念,你们懂的!其次,不同城市各种资源一旦平衡,没有地区优势就没有流动,城市之间很难出现规模化的流动,稀缺性没了,某城市的房子也就被普通了。
2、 房子只是房子
社会公共资源不再是房产的属性,房子仅仅是房子。就像今年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如果能做到,房价自然能回归正常范畴。
3、 不可抗拒的因素
比如日本广岛长崎,核辐射人都不能生存了,自然也就没有房价过高的问题。类似情况你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